欲练此法,必须“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
“要练此功,必先自宫”,
这说的是只在小说中存在的《葵花宝典》。
但民间确实存在一本奇书,据说要修炼里面的法术那付出的代价,相比《葵花宝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本书就是《真本鲁班无字天书》(又名:鲁班全书、鲁班书)。
而且要学此书,必须“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因此又叫《缺一门》。
建筑风水?
黑法邪术?
民间传说?
...
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媒体发的猎奇杜撰。出于好奇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竟还有期刊论文对它进行研究过...
在知乎问答上也被网友们谈的神乎其神,还有网友晒出了自家收藏的《鲁班书》。
那到底有多神奇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
01这本书的作者一看书名便知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鲁班(般)原名公输般,因为是鲁国人,所以叫鲁班。
据传他将毕生所学的关于建筑、民生的法术汇集成了一本书叫《真本鲁班无字天书》(简称:鲁班书)。
那为什么必须要“缺一门”呢?
相传,鲁班长期出国干活,因为特别想念怀孕的妻子,所以用法术做了一只会飞的木鸢,坐着他回家。
妻子对木鸢特别好奇,于是趁着鲁班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坐上了它,但飞到半空中时,妻子突然流产,血让木鸢失去了法力,于是“机毁人亡”...
鲁班后悔不已,并给《鲁班书》下了诅咒:凡学此书者,必须“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
02那这本书到底神奇在哪里?
上册讲法术救人(白巫术),
下册讲法术害人(黑巫术),
分别代表善与恶。
通篇是各种咒语和咒符,网友是这样形容这些奇形怪状的符的...
《鲁班书》带着浓浓的巫文化风格。
巫文化是上古时期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创造的文化, 起源地在今重庆巫溪。因此《鲁班书》在当地民间流传甚广,有很多关于此书的故事和传说,举几个例子:
《鲁班书》最主要的还是和建筑相关,比如在建造房屋的时应选什么时辰,大门方位如何选,房屋的空间布局分布,门窗大小等都与家庭兴衰有着紧密关联。如匠人们想整治房主,就会在这些方面动手脚,让主人生病或家庭不宁...
另外,还有一些神奇的咒语:
在巫溪县尖山镇钟家村,有一村民叫杨自涛, 一次他在村里开会,有个人对他非常不满,当场对他大喊大叫,杨自涛就用一个指头指着那个人,然后开始念念有词,那个人就站在那里一直保持一个姿势,等他讲话完后才放手。被访谈人说杨自涛是学了《鲁班书》中的“定根法”。
(来源期刊:巫文化解析:《鲁班书》传说及其影响 重庆 三峡学院)
此外,知乎网友也有一些现身说法:
看到这里,有些好奇宝宝可能想对《鲁班书》跃跃欲试,但是很遗憾,即便你有此书的完本,且抱着六亲不认、“缺一门”的决心想去学,也必须要拜师亲传,此书是无法自学的...
如果感兴趣,百度阅读上就有这本书的电子版,但只是残本,没有咒符。
另外还有一本书叫《鲁班经》,很多人把它和《鲁班书》混为一谈,其实不是。
《鲁班经》是明代工匠们的工具手册,明代午荣编著。主要记录了一些房屋、家具的打造方法和建筑风水方面的东西。
这是正儿八经的一本书,不是讲法术的。这本书是众多建筑学者的研究对象。
04现在只要在电子书平台搜“鲁班书”,基本上都是些小说,《鲁班书》已被网文写的神乎其神。
大部分的人对《鲁班书》半信半疑。有些人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更多的人觉得一提到巫文化,第一反应就是:装神弄鬼...
而书影君认为,隔行如隔山,从古到今那些身怀绝技的人在几十年的行业深耕中总是会得出外行人难以理解的经验。不管科不科学那至少是别人的一种观点。
举个例子,一个程序猿有时候会在代码中写点符号以祈求没bug...
这种看似滑稽可笑的举动,但其实也道出了程序猿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么...
(咳咳,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那么最后,
学了《鲁班书》到底会怎样呢?
有一位网友给出了答案:
好了,队友已经在催我了,咋们下期再聊。
关注“书影解读”公号,一起快乐阅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