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图书展活动「送书上门」

今天上午,风和日丽,离开了读者视线已三年的“朵云书集”,再度回归思南公馆。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帐篷下挑选喜爱的书籍和文创产品,亲手参与做一幅版画,感受一下户外的气息,间或还有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轻轻询问着什么。“朵云书集”由朵云旗舰店、诗歌书店、思南书局复兴中路店三家书店组成,这也是“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春季图书大联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展中唯一的一个户外书集。

图说:“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春季图书大联展户外书集现场 主办方供图

户外:空间转换更丰富

针对思南书局复兴中路店“一起啃掉大部头吧”的主题,世纪集团副总裁彭卫国解释:“我们提倡整本书阅读,引导大家深度阅读。思南书集是有历史的,它与思南书局一起成长,书局成为了永不落幕的书集,而在疫情下,我们想通过室内室外空间的变换,把读者的活动搞得更立体丰富。”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耐下心来,去读过一本大部头了?在这里,读者可以随心选择《尤利西斯》《4321》《魔山》等书籍,开始“阅读挑战”。

“网红书店”的思南书局•诗歌店,推出了“我们还有诗和远方”的主题书区。希望传递给读者一些温暖:《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情》《当你老了》等暖心诗歌作品,等待读者发现。

239米高空中的“云端书店”朵云书院旗舰店,策划了“我们可能错过的好书”的主题书区。特别精选了一些在茫茫书海中可能与读者擦肩而过的好书,比如《凌听》《敦煌》《草叶手帖》等。

图说:读者带着孩子来书集选购 主办方供图

“朵云书集”除了展陈“好中选优”的精选图书外,还有金宇澄小说珍贵签名本等,读者更能体验《朵云•繁花》金宇澄个人版画展铜版画制作过程。

从浦东赶过来的闫女士带着孩子买到了一本金宇澄的小说《繁花》签名本,开心的笑容洋溢在母女俩的脸上。闫女士说疫情期间在家宅久了,出来走走特别开心,户外集市买书又比较安全放心,有那么多的衍生品可以集中挑选,孩子也有收获。

据悉,“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春季图书大联展期间的两个周末,“朵云书集”都会在思南公馆和市民朋友们见面。

室内:触角悄悄伸到外卖平台

另一边,实体书店+外卖平台的组合模式也正在拓宽图书销售的渠道。

今天起,参加“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春季图书大联展的上海外文书店,打出全场8折的购书优惠,推出了两大主题。 “一个是给外国读者看的‘阅读中国-外文版中国文化系列主题图书展’,另一个是针对中国读者的‘阅读世界-原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主题图书展’。” 上海外文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斌介绍,他向外国读者推荐了《趣味中国史》,这是一本极具感染力的幽默感和中西方文化双视角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简介;还有《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故事的多语种图书,记录了外国友人历经384个小时向湖北黄冈捐赠抗疫物资的过程。

图说:上海外文书店打出全场8折的优惠 主办方供图

时近中午,来外文书店逛逛,买书的顾客并不见多。2月10日复业以来,和其他实体书店一样,客流也受到影响。平时一般1000多人次,周末两三千甚至能上4000。现在只有一个零头,上周末进店人次400出头。记者发现,上海外文书店这两天已经悄然出现在美团外卖频道,附近的用户都能搜索到。和外文书店内6万多种现货相比,外卖频道50种图书分为“参考书”“儿童图书”等4个种类,顾斌称之为“先开店,后装修”。

图说:现场顾客并不多 主办方供图

对于许多人来说,去实体书店买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也许年轻人喜欢在书店里喝喝咖啡拍拍照,去网络上买书,有时也在灵光乍现的一瞬间下单一本书。但仍然不乏有人就是喜爱书店里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喜爱摩挲一本书的实在之感。实体书店在大联展中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在互联网上摸索新道路。我们期待的是春天的温暖,更是随之而来的勃勃生机。(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