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学术争鸣 >

我的文学女友:她们 比我们更接近我们自己小说「我与我的自恋生活小说」

#我在岛屿读书#

文:悠然阅读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通过影视作品实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具象化认识的,而有些时候,因为对某部作品的偏爱,我们也会将一个或几个版本的影视形象进行比较后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贴近的形象当作具象化的标准。

就拿我自己来说,相较于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演的简·爱(2011版),我更倾向夏洛特·甘斯布饰演的简·爱(1996版),这或许是受了先入为主的影响,但当我看过袁泉的话剧版简·爱后,我的喜爱又发生了偏移,因为袁泉饰演的简·爱无疑更符合东方审美。

我们大多数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会根据作品中的描写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对应的人物形象,而对自己喜爱的人物形象则会发挥更多想象力,甚至会在脑海中反复修正之后才会给予最终确定。

国际知名插画家法比安·奈格林在创作时,也是如此。

《我的文学女友》中的二十二副插图,就是法比安·奈格林在接受出版社邀请后,经过风格化人物性格剖析,采用了不同的绘画技巧创作完成的。

整本书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幅插图是玛蒂尔达,虽然我并没有阅读过这本书,但是它简约的画风、粗线条的勾勒、小姑娘明亮坚毅的眼神一下子吸引住了我,让我不禁对玛蒂尔达的故事充满了好奇。

《玛蒂尔达》的作者、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曾是一名飞行员,这一经历与《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相似,不过罗尔德·达尔是比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更为早期的飞行员,1900年,罗尔德·达尔去世这一年,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刚刚出生。

不知道是不是蓝天遨游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想象力,他们笔下的故事都极富吸引力。家喻户晓的《小王子》自不必提,小姑娘玛蒂尔达也同样令人心生喜爱。

玛蒂尔达是个酷爱读书的小姑娘,五岁时就把大多数经典作家的作品读完了。但是玛蒂尔达的父母和学校校长却总是对所有人处处为难,校长甚至将学生们锁在钉子屋里,这一切都让玛蒂尔达非常难过。

偶然间,玛蒂尔达发现自己有用意念移动物体的天赋,在熟练掌握了这项秘密武器后,玛蒂尔达和善良的亨尼小姐一起与校长抗争,并最终战胜了校长。

当然,由于这个故事中的成年人大多是丑陋、自私、无知的,所以有部分成年人并不喜欢罗尔德·达尔的作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玛蒂尔达带我们进入的那个既奇幻又快乐的美妙世界,令人心生向往、无限憧憬。

如果说《玛蒂尔达》告诉我们“读书是救赎、是保护”,《包法利人人》传递给我们的却是“会读书的女人是危险的,尤其是对她们自己而言”。

读了太多浪漫小说的包法利夫人忍受不了丈夫的木讷平庸,一直幻想能够拥有美丽浪漫的爱情。然而,先后与莱昂和罗多尔夫的两段婚外情并没有让爱玛获得真正的爱情,反而令爱玛背上了巨额债务,最终,爱玛含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爱玛的悲剧是读书造成的吗?不,我不这样认为。

正如苏童在《我在岛屿读书》中讲到的那样,“阅读不分贵贱,无论读怎样的读物都是一种良好的开始。即便营养成分并不高的言情读物,也存在自身的价值。”可惜爱玛并没有品味出浪漫小说带给人们的慰藉作用,而是荒谬地将虚构与现实混为一谈。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文学作品独特的解读,而这本《我的文学女友》以半主观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亲近“文学女友”的机会。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两位之外,还有《小妇人》中的乔、《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奥兰多》中的奥兰多,等等。整本书以简洁的文字、质朴的画风漫谈了二十二部经典名著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比我们更接近我们自己。

—EN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