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艺术殿堂 >

读史王安石题目「王安石宰相」

广开言路,是赵宋立国之本。士大夫说错话不治罪,干坏事不砍头。难怪王安石变着法儿的多次辞官,皇帝也没把他怎么着。

宋仁宗信任王安石,有次让他出使辽国。整整一年的时间里,王安石饱览了塞上风光,写诗无数,这对一个诗人而言,简直是一份美差!

有关王安石辞官时的情景,《王安石传》中有记载:“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阁门吏赍敕就付之,拒不受;吏随而拜之,则避于厕;吏置敕于案而去,又追还之;上章至八九。乃受。”

王安石回京述职,受表彰。朝廷命王安石同修起居注,待在皇帝身边,记录天子的言行。这莫大的恩宠,一般官员求之不得,可是王安石坚决不受。他曾上了七次辞状,隔了数月,又上了五次辞状。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朝廷不允许,双方就拧上了。朝廷的官吏把敕书送到他家,但却四下里找不见他:原来,王安石一直蹲在厕所里。官吏左等右等,最后终于不耐烦的将敕书放在桌上,扭头便走。

刚要出王安石家的大院,就听到后面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那黑头虎脸的王安石追了上来,硬是将敕书塞到了官吏手中。

这件事传遍了文武百官。王安石辞官的次数和方式,也创下了官员之最。原因是,他并不愿意到老皇帝身边修《起居注》。

朝廷最终还是让步了,改命他为翰林学士知制诰。皇帝下诏,由翰林学士负责文字工作,俗称“撰词头”。他接受了。

能在翰林院就任的人,自然是笔力不凡,由他们起草的诏令,不仅富有文采,也有个人发挥,还可做美文欣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资料查询自《苏东坡》、《王安石传》,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