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过溪亭苏轼「黄州快哉亭记苏辙」

·

《过溪亭》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复:又,且。过者:过路之人。恨:遗憾,抱怨。 懒:通“濑”,指水流很急。赖:幸而、幸亏。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过溪亭一带的自然风光。一条溪流在亭前日夜不停地流淌,溪水不深,清澈见底。一座独木小桥连通了溪的两岸,游人到此却总会因水流太急而胆战心惊,颇为抱怨。幸好溪边有一片白色沙滩,沙滩上常常有鸥鸟盘桓(huán)。是啊,不要担忧是一个人在此游玩,还有鸥鸟可以作伴。

过溪亭的风景虽然单一,但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和拟人手法,赋予沙鸥以情感,绘出了一幅十分清纯又极富质感的画面。“犹恨”,也就不再埋怨;“独游”,也就不再觉得孤单。

那么,这位“过者”——这位路人、这位行者,这位探访者,又是谁呢?是作者吗?是你吗?谁又说不是我呢?

·

《披锦亭》

春晚百花齐,绵绵巧如织。

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巧如织:就像织女巧织的彩色锦缎。卷无迹:风过处并无落花之痕。

这首诗描写了晚春时节披锦亭的美景。暮春,仍春光明媚,百花吐艳,五彩缤纷,蜂蝶于花间翩翩起舞。绵绵花海云蒸霞蔚,远远望去,就像巧手的织女精心织出的宽幅彩色锦缎,让人赏心悦目。细细的春雨轻轻洒下,滋润万物,也清洗了百花尘埃,花色愈发明艳动人。微风缓缓拂过,百花不曾凋落,依然笑傲枝头。是呀,是呀,“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

《禊亭》

觞流无定处,客醉醒还酌。

毋令仲御歌,空使人惊愕。

​觞(shāng):古代酒器。觞流:载觞之流水。

仲御:通“纵欲”,即放纵、纵情之意。

这首诗描写了在禊(xì)亭流觞劝酒的情景。流觞曲水,是古代一种祓(fú)除不祥的习俗。每逢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于环曲的水流旁相聚宴饮,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故称。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云:“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曲水流觞并无定规,客人醉了,醒后还可再举杯痛饮。

可是,千万不要​仿行​,纵情歌吟,兴奋难得,失态却不好。不可因酒乱性,让人听了吃惊发愣。

好一个“客醉醒还酌”!也好一个“毋令仲御歌”!

·

《菡萏轩》

花开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抱​性​:坚守本性。一何:多么。

朱槛(kǎn):红栏杆。此处指菡萏轩。

这首诗赞美了荷花高洁守性的品质。荷花生长于污泥之中,却能长出碧绿圆圆的叶子,开出洁白无瑕的花朵。花开浊水,抱性何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是,在这明月下的菡萏轩,请问荷花你的清香是为谁而生、为谁而散发的呢?

唐代文学家罗隐老前辈不是也吟诗道“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吗?

我如此“抱性”,我又“采得百花成蜜”,究竟是为谁而​香​?又为谁而甜呢?

多么沉重的质疑,多么纠结的思考!你想过吗?你又有过答案吗?

·

(文/靳红铃)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