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诗文鉴赏 >

纪晓岚故居地铁哪个口出「菜市口到西直门」

又在北京闲逛三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去那些著名的景点,而是选择漫无目的的“瞎逛”。在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古城中,每一砖每一瓦在不经意间就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一日沿着骡马市大街瞎逛,在这条街上有一个地铁站名曰:菜市口站!提到菜市口,人们往往都会打一个激灵,这个地会不会就是那个砍头的地?没错,正是这里。影视剧中推出午门斩首的地址不是午门,其实也是这里。

北京的很多地名是很接地气的,望文生义大体都是错不了的。比如咱们提到的骡马市大街在古代那就是牲口交易市场、再比如菜市口在明朝那真卖菜的地方,还是北京城最著名的蔬菜交易市场。在明朝时,砍头不在菜市口,而是在西市大体是西四牌楼附近。明朝灭亡后,到了清朝菜市口才进入了其“挂羊头卖狗肉”的时代。在菜市口被砍头的那是大有人在,比如甘为变法流血的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六人!

如今大名鼎鼎的菜市口没有留下丝毫的历史遗迹,仿佛只有一个站名在诉说着以往的历史!如果断头台正对面那个老店还在、如果能留下丁点的遗迹……。在这个瑟瑟寒风中,也只能裹挟一下大衣继续自己的闲逛。

沿着骡马市大街继续走到珠市口,终于发现了一个景点,在路旁边看到“纪晓岚故居”几个字,顿时心潮澎湃!

门口有纪晓岚的雕像,一手大烟袋、一手拿书,坐在门口笑迎八方客。让人感到不快的是,纪晓岚的大烟袋不知道被谁给掰去了。这让人很遗憾,传说巨大无比的大烟锅竟无缘一见。

关于纪晓岚的大烟袋有这样一个传说,说一天纪晓岚的大烟袋丢了,嗜烟如命的纪晓岚却并不着急。他说到,明天去东市肯定能找到,没想到第二天到了东市果然找到了。人们不解,就问纪晓岚你怎么知道在东市能找到?他笑着说到意思是:我这大烟袋太大,别人都用不了,只能卖掉了!

门票十块,给了钱却没有见到票。进入故居的大堂,首先就是纪晓岚的一副塑像,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中规中矩。大堂的两侧是一些书籍,后方展柜中是一些小型的雕塑。穿过前厅就来到了后方的小四合院,院子不大不过显得很精致。院落中有几棵古树,讲解员介绍说是当年纪晓岚亲手所种植,不过真伪还待考证。

在路左侧有两尊真人大小的雕像,男的肯定是纪晓岚,女的不知道是不是杜小月呢?不管真假,历史结合点影视剧有时候感觉是很亲近的,权且就当作“小月”吧!

在雕像的左后方有一口高一米左右的大缸,以前听说缸中还有水,几条小鱼的游动更为这个精致的小院落增加了一点灵气。如今我到的确实另外一番景象。满园的枯叶飘落一地,又有几片落叶不知何时随风飘进了缸中。没有了小鱼,没有了水,有的只是缸底的污垢和落叶!

这样的一口水缸,作用应该跟紫禁城的鎏金大水缸的作用是一样的,防止“走水”用的。如今虽不再用这种方式灭火,但看到这样的一番景象还是令人很不快的。一叶可知秋,正如如同这一口水缸。

院子两侧是不长的两道长廊,虽不及颐和园七百多米长廊的气魄,但在几个红灯笼的映衬下倒也不失几分韵味!走廊的尽头有几颗造型各异的石头,再加上几颗古树和两侧映坠的灯笼,文人雅客的情怀,此刻却能体会出几分。

四合院的最前方是纪晓岚的会客厅,两百多年前纪大人就是在这里接待的客人,想一想总是感觉很激动。也许这就是古迹和文物的最大作用,她可以瞬间拉近你与古人之间的距离,进而让你感觉到那些有血有肉的历史。

进入会客厅,正对面就是一副纪晓岚的画像。讲解人介绍说该画像是纪晓岚的六世孙所画,这位六世孙听说至今还住在北京城中。

在画像的正上方是一副匾额,书:阅微草堂旧址。纪晓岚身为一代大儒,四库全书的总撰官,却只留下一部亦鬼亦神的志怪小说实在是有点可惜。不过咱们要结合历史,也许就不难理解了!乾隆时期的文字狱相比于康熙、雍正时期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曹雪芹的《红楼梦》当时还是禁书呢!据说因和珅十分喜欢《红楼梦》,后来在他努力下《红楼梦》才被解禁的。

在如此的环境下,在乾隆心目中犹如娼妓的纪晓岚自然是不敢多言,唯有借助这些“奇人异事”来润一下笔,来排解一下心中的苦闷了。至于《阅微草堂笔记》的艺术成就,在当时的清人看来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也仅此而已,是难登大雅之堂的。

大堂的两侧除了一些古朴的摆设外,就是北京各个景点的都有的景泰蓝了。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都是五道工序、七道工序什么的,价格却总是相差很多!

纪晓岚故居咱们再来大致梳理一下,这座院落一开始的主人是康雍时期的将军岳钟琪,南宋岳飞的后人。纪晓岚之后到民国时期成为一个地下联络点,在故居中有一个白色石碑记载的很详细,不在多说。

纪晓岚故居总体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景点。后来在路上与一位北京的司机师傅聊了起来故居的点滴,司机师傅竟说不知道纪晓岚故居在哪里!我问他是什么时候来到北京的,他想了想说差不多十年了吧!听到他这么说,我突然又想起了纪晓岚故居的那口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