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创意文化 >

婚姻关系中暴露出来的人性格「婚姻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好比一部迷局。开始你看到的是一段完美的爱情,郎才女貌,罗曼蒂克的相遇和初婚。接着第五年的结婚纪念日,妻子的失踪,逐渐将你引入婚姻的种种不堪,和人性的阴暗恐怖。



看完第一遍,我得出结论,尼克和艾米的婚姻只是极端的例子,邪恶的人不平常,而我们大多数人很正常,当真正常吗?于是我开始看第二遍,渐渐接近真相,发现了有血有肉的男女主人公,也发现这部电影极具普遍性、代表性。


最初我品出的是一种真挚的感情,认真的爱慕,认真的承诺。艾米的美貌和高雅气质,极具吸引力,是许多男人梦寐以求的女神。所以尼克这位英俊的作家,不管不顾爱上她,各种承诺,各种完美表白,赢得了她的芳心。



我们也看到艾米出生不凡。与其说她出生不凡,不如说是父母将她从小到大打造成完美的“神奇艾米”,陪伴许多同龄的女孩一起长大。这样一个明星人物,嫁了个“如意”郎君会怎样?


头两年,两个人活在蜜月的惊喜浪漫和热情中,无论是寻宝游戏,还是互赠礼物,都给对方带来无穷乐趣。



然而生活永远脱不开柴米油盐,一旦经济出现问题,蜜月随之画上句号。


正直美国经济萧条,各行业资金吊链,艾米不得不将基金里近90%的资金“借”给父母抵债。两人也相继失业,移居二线城市,回到尼克的家乡。



艾米用最后一点钱,支助夫君开了一个酒吧,所有的家庭开支都是她在承担,甚至她用爱陪伴尼克患癌症的母亲走到生命的最后,可以说她倾尽所有,去爱尼克。


然而,她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再是尼克的中心,在日记里,她说: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件他拿错的东西,一件在必要时可以抛弃的东西,一件一次性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可以消失掉…我从绝望变成悲哀,我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我成了过去我嘲笑过的女人。



一个人如果心中缺失了爱,他就没有勇气去直面内心的痛苦,就会用谎言来逃避。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我想,这是她真实的倾诉。日记里呈现的东西,有真有假,甚至是故意写给警察看的,好让这个撒谎背叛的男人为她进监狱,为她死。


说实在,看完第二遍,我自己都不确定日记里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的内容,就像尼克的妹妹一样困惑,但再是伪造,字里行间里都会暴露出真相。


两性关系,要是比力气,尼克显然占上风;经济上,似乎艾米占上风,然而,当她从白富美,变成丈夫依赖的工具,变成发泄压抑的工具,而一无所有的时候,她真的活成自己都不喜欢的角色。



更不用说,当她看到丈夫的劈腿,那一刻,所有的安全感,所有的信赖都崩塌了。那个曾经对她说决不会对她扯淡的男人,曾经信誓旦旦说要拯救她的男人,如今在用同样的方式和更年轻漂亮的女孩约会。


所以,我突然理解她为何会去买一把枪,放在枕头下,因为她可以把争执中的推攮,摔倒,解读为家暴,她显然是弱势一方,这一事件,便是日记里真和假的一个转折点。


夫妻俩都各怀心思,都是“完美”的说谎者,我们没有必要区分日记里的那些故事。



大多数女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形,会歇斯底里讨说法,抑或离婚,然而艾米没有选择离婚,这是为什么?我曾百思不得其解,看上去,丈夫的外遇,导致她成为邪恶的人,然而,仅仅是这个原因,就显得太苍白。


艾米在日记里说到:尼克想要我离开,但是他不会要求离婚,在他看来,我是他酒吧的老板,是他仅有的信用额度,是有婚前协议的婊子,我可以回去找我的父母,但我将不得不告诉他们实情,我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相信这个事实,我真的认为尼克会伤害我吗?我变得多疑和疯狂…



不要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这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伟大道德原则。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艾米的多疑和疯狂,如同潜藏的暗流,她不像《无问西东》里的刘淑芬,吵吵闹闹满城风雨。我们看到的是艾米的沉稳,可以悄无声息地酝酿一场风暴。


她为什么如此独特和极端?你可以说,艾米的智商情商一流,那究竟谁将她培养成为这种思维缜密不露声色的女人?



谎言的背后隐藏着邪恶,而邪恶攻击的目标常常是孩子,父母对于他们享有绝对的专制与权威,近似于主人支配奴隶。因此,父母们也可能会出现恶意的滥用权力的情况。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让我们来看看她的父母,她的童年。影片并没有讲述艾米的童年,但我们可以从她父母的几次出场,看到艾米的所谓与众不同,正是她的不幸。


父母在打造“神奇艾米”的同时,并不真的在用爱陪伴她成长,接纳她的真实,包括她的失败和普通,他们爱的是书本里的艾米:“神奇艾米”。


就如她说:我很嫉妒书中的黄金女孩,那个完美无缺的非凡的艾米…神奇艾米总是领先我一步。艾米婚后从不告诉父母她和尼克关系的恶化,也没有勇气离婚,因为这不是父母想要的剧情,他们怎可能会用双臂拥抱不完美的艾米?想都不要想。


艾米是个乖顺的女儿,她一直都在父母的掌控下成长出所谓完美。看似和睦的家庭,却是畸形和虚假的,即便艾米成人,并结婚,这种掌控如影随形。



邪恶之人最擅长伪装,他们总是刻意地隐藏自己的另一面,表现出来的多是虚情假意的爱;邪恶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邪恶的人有文化,因为他们把“恶”隐藏得更深,常常害人于无形。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从头到尾,你看不到这对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过一丝真爱,那矫饰的眼泪,流给的只是书本里虚幻的艾米,可以更多博得大众的关注。否则,为何他们可以毫不留情地在艾米婚后,将她几乎所有的基金收回,仅仅只是因为出版商逃跑?


话说回来,艾米成人,有她自己的人生,信托基金里的钱,只是背景噪音,尼克才是她的中心。父母的掌控,让她窒息,她在一步步妥协的同时,也在逃离他们的控制。你可以从她告别父母,头也不回地离开,看到那种亲情的冷淡。


亲情,被当成相互利用和剥削的工具,着实令人悲哀!然而,可怕的是,你看到这种模式可以代代传承,甚至可以更胜一筹,这就是令观众大跌眼镜的地方。



艾米最初是真情付出,温暖陪伴的女人,她在用自己所有最好去爱这个男人,但父母套娃式的教育,最失败的就是,让艾米活成无条件地自我牺牲,无条件地成为父母丈夫喜欢的样子,这也就是最令尼克不能理解的地方。


试想一下,艾米的童年,她的安全感建立在一种怎样的基础上?她必须符合父母的标准,才能得到爱和认同,而这些标准,就是大众思想里随波逐流的所谓“完美标准”,也是父母极力打造的极品白富美。



只有符合他们的标准,艾米才能获得安全感;也只有获得粉丝的追捧,他们一家的经济才有丰足高尚的时候。所以,艾米从小到大活在他人的眼光里,丢失了自己的真实,她就像一个空心娃娃,只按照别人的心意去装扮自己,包裹自己。


所以婚后,她尽己可能地讨好丈夫,付出所有,以为这样可以赢得丈夫的心。可是,即便结婚,她也没有逃开父母的阴影,她同时还要讨好父母,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就在这里,尼克和岳父母并非同一类人,尼克也不是艾米,他只是密西西比土生土长的男孩。



艾米离开父母,其实是她重生的关键点,她想逃开父母的掌控,嫁给尼克,是因为她觉得尼克爱的是她本人,能接纳她的所有。问题就是,追求完美,这种心理模式,已经固化,好比写在基因里一样,让她把父母的那一套对生活的要求带到婚姻里,所以,尼克无所适从。


当然尼克也是个渣男,在某种意义上。英俊的外表,幽默的谈吐,教授的身份,作家的职位,这光环足以让他匹配上艾米。但好玩就在于,尼克外强中干,自私自利,缺乏担当的依赖性,恰好激活了艾米的掌控欲,这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过来的,尽管开初她极力避免这一倾向。



艾米本来只是想小鸟依人地活在丈夫怀里,和他共建完美家庭,让他有所承担,但是丈夫的依赖和惰性,让艾米开始悄悄转换角色。


艾米绝不会成为那种整天哭哭啼啼,哀怨无助的女人。她善用头脑,源自缺爱的精英家庭,这是她的生存之道,她在酝酿一场失踪案的同时,自己的心理发生过两次变化:



按照计划,艾米本来是要制造一起谋杀的假象,然后自己去投河自杀,算是一种公平的殉情。但是,当她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女权激进份子导向舆论支持她、同情她的时候,她突然找到一种存在感,活下去的理由。我想,她真正的邪恶成长力量就源于此,即大众的无知。



你可以看到她从挂历中撤销了这个自杀计划,情不自禁地跳起舞,还朝邻居的饮料里吐口水,仅仅因为邻居言辞里不经意地否定过她。虽然这是小小的一个动作,却会让观众心里发怵,不是吗?这样的人,还会干出怎样出格的事?!



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就会选择谎言;选择谎言,意味着失去自我,出卖灵魂。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艾米第二次心理发生变化,是在她的钱财被抢,无处可归,而投靠她最厌恶的前男友西德,被他监禁在湖边别墅,不经意间看到失魂落魄的丈夫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


尼克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又一次撒谎,这位作家经过训练,已经炉火纯青,感人肺腑的一段讲话,不仅扭转了大众对他的看法,博得了同情,更博得了艾米的又一次“信任”。



是真的信任吗?你看到艾米面对电视机屏幕时,发光的眼睛里透出的是一种什么?我看到的是一种野兽的饥饿,一种老虎嗅到猎物的狂喜,那一刻,你会觉得,尼克还不如住进监狱接受死刑更可以活得像个男人。


因为,艾米决定奋不顾身,回到尼克身边,她把这解释为爱情和深入骨髓的懂得。而在我看来,这绝对是一种扭曲的占有、掌控,和她的父母如出一辙。



你会明白,艾米的所谓怀孕,在她体内正孕育着一个怪兽,那一分钟,你会想起《异形》这部电影,会禁不住毛骨悚然。你真的不知道,藏在这个美丽肉体下的灵魂,是什么?


这里就不剧透期间都发生了什么,你看完后,会停止呼吸几分钟,回不过神来…你会发现,这已经不是简单两个人的故事。



在晦暗深处,孤单的灵魂在不可思议的捉迷藏游戏中,自觉地闪避,躲藏。

——布伯《善与恶》


电影最后的结局,看上去很完美,艾米神奇地回到了自己老公的身边,二人重归于“好”;所有的一切都似乎走向正轨,“神奇艾米”的图书,更加畅销;尼克也有了自己的出版商,因为他们都成了最走红的明星,粉丝们热爱这个“完美的家庭”。


那一刻,你会很无语,这样的完美是彻底虚假扯淡,他们只是公众舆论圈养的宠物而已,你无法说清谁在掌控谁,好笑就在这里,可悲也在这里。



而这样的婚姻,这样的占有,没有丝毫真情;这个家庭,充满了诡异的“和谐氛围”,你感受到的,只有猎杀的气味,和令人窒息的缠缚。


你或许开始明白,邪恶是可以传染的,而这样的传染,会不知不觉渗透到多少人的生活里,熄灭他们的心灯;之所以不易察觉,是因为邪恶总是隐藏在各种高大上的合情合理的外表下。



艾米完美地传承了她的父母,你会看到即便是邪恶的人,背后也有她或他可怜可悲的地方。你会问,尼克自食其果,今后会被妻子打造成什么?“他们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那些哗众取宠的媒体又会搞出点什么事来?大众又会跟着兴风作浪地发泄什么?


大多数人都不想知道真相,即便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面对舆论的颠倒黑白,也无能为力,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你会觉得很压抑。



回头是岸,就是一个逐步揭开谎言,放弃自欺欺人,回归真相的过程;回头是岸,需要勇气,如果我们缺乏勇气,不敢回头面对过去,继续用谎言来掩盖真相,坚持病态的自己,那么就会永远在苦海中挣扎,甚至成为邪恶的化身。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而为何这些东西会触动我们,是因为这种虚伪,每个人都有,多多少少,只是太习惯成自然,以至于忘记最初的真实是什么,随波逐流,颠倒梦想。


当我们走入婚姻的殿堂,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是真诚的爱与陪伴,是相互照见与成长!


真实,不是用两手指遮住下巴,掩藏自己的“坏”。每个人都不完美,爱情的甜蜜让我们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婚姻让我们彼此看到对方不合自己标准的“丑陋”。我们在学会包容对方的同时,先承认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是婚姻幸福的关键。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完美无缺,但许多人南辕北辙,追求外在的完美,来掩盖自身的匮乏和缺陷;而越是追求外在的完美,就越是把自己活得虚假,自欺欺人,迷失自我。


只有当我们更多地直面,和勇于暴露自己所有面相,才能更多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回到一种平等平常平和,才会找到自己,疗愈自己,并优化自己,走向心智成熟。


婚姻教会我们如何成长自他,喜乐自在,而不是互相掌控,互相纠缠消耗彼此。所以,从做一个诚实的人开始吧!诚实对待自己,诚实对待他人!


当我们无论多么丑陋失败,满身缺点和创伤,诚实,永远都是婚姻家庭最宝贵的东西,只有这样,真爱才自然发生,也只有这样,家才是安全和温暖的,我们和孩子才会幸福快乐成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版权声明

推荐文学网部分新闻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交流。本文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一经核实,立即删除。并对发布账号进行封禁。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