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式婚姻题材的经典”。小说中有许多经典的片段,深入人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下面就来一起探寻一下围城中的经典片段吧!
以讹传讹
这是小说中最著名的片段之一。主角方鸿渐向朋友自豪地讲述自己曾与董小姐的绯闻时,朋友将它传成了方与一位名叫《真理报》的女作家的丑闻。这则拙劣无比的假消息最终被以讹传讹的形式传遍了全国,方鸿渐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通缉犯”。
“怨女不胜怨天”
这是方鸿渐解除婚约后与董小姐的一次对话。董小姐感觉自己在爱情与婚姻上处处被人亏欺,而且自己对于周围人事物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不由得心生怨天不公的感觉。这一片段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多少被“她”之男和“他”之女之间的斗争深深伤害了“她们”的心灵。
伤心小画家
这是方鸿渐在北平府衙当交警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小画家。这个原来是寡母养成独子,又被教师刺激而痴迷于画画的少年,长期被母亲压抑,心理又特别脆弱。他常常一个人哭泣,只因为别人在娱乐或从事自己的工作,没能欣赏到他的画。伤心小画家的形象,曾经深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独立思考,拒绝墨守成规”
方鸿渐与高小净的对话,“没有和别人不同之处的人,只能算作是别人的附属品”,可以说是围城的最经典的台词之一。他一心想要摆脱浑浑噩噩的生活,并称呼墨守成规的人,以一句“原子不灭”的话语,代表阐明自己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呼唤广大读者去独立思考,拒绝墨守成规,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情感沟通的难处
妻子无声痛哭,丈夫看着不言不语,两个人同时安静地走在大街上。这是写出了围城中,让人最沉重的一场婚姻纠错:两个人明明有话需要说,但是都不能开口,共同扛起一个是彼此情感理解缺乏的沉重标志。这一片段向读者呈现了情感交流的难处,以及沟通的重要性。
独自行走
方鸿渐决定出走,离开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行走的过程中,他散发出的一股逆流、逃离感,使得读者无论对于现状仍保持纠结,对于未来仍充满迷茫的人们,感到后怕之余,也为他的勇气喝彩。
以上就是围城小说中的经典片段,每个片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这本小说,很多人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产生深刻的反思。这也是《围城》之于读者的巨大意义所在。